《说中晚唐诗》读后感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3年02月23日 | ||
一本经典的好书如回忆往事一般,它会是你人生岁月的见证者,也可能是你生活的避风港,可以为你的再次茁壮成长提供新的养分。唐朝的诗歌就像是一杯愈久弥香的酒酿,每一次的品酌都会尝出不一样的味道。就如这段时间看的叶嘉莹的《说中晚唐诗》,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受。 开始读唐诗,喜爱的是那朗朗上口的语调;后来,便渐渐迷恋上了对诗中字词的斟酌,感悟诗人悲喜的情怀。于是,最喜在沉静下来的傍晚,捧起一本唐诗,或者品读杜甫的沉郁顿挫,去感慨一代圣贤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思;或者研读白居易的清丽自然,去体会一代诗魔内心的清雅与感伤;或者朗读李白的千杯豪情,一起月下独酌、一起酒后舞剑;再或是,读读孟浩然的恬静,品品李商隐的委婉……每当此时,总是心潮澎湃,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。回忆过去,有时候并不是在意已逝事情的本身,而是在怀念那时那刻的心情。有人说,钟情于往事的人是具有感伤情调的人。但我以为这是有梦想的人。可能,这种梦想就犹如水中花、镜中月,虽然了无痕迹,但却纯真得如孩童般真实明朗。 诗歌是古人思想的表达与宣泄,对于现代人仍然有启迪生活智慧的意义。当我面对复杂案件苦寻审判思路时,那句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鼓励我突破“行路难”的困境;当我与千里之外的朋友、同学网上交流时,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就成为心中的慰藉。诗,融入了我的生活,无论失意得意,无论悲愁欢喜,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。 有人认为,现代社会生活高强度、节奏快,唐诗舒缓平和,唐诗似乎有些滞后于现代人的观念。其实是我们太过执着于未知的彼岸,而忘记了欣赏旅途两侧的无限风景。生活中可以无诗句,但不可无诗意。此种诗意应该是“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”的自然体验,应该是“随风潜入夜,润无心无声”的无形感染。叶嘉莹先生的《说中晚唐诗》,让我又进入了唐诗的世界,把唐诗当作一本富有人情味的情感词典,无需去背诵它,只要在怅然无所适的迷茫中查阅它、理解它。两情缱绻也好,生死契阔也好,你终会听到共鸣声。“永忆江湖归白发,欲回天地入扁舟”,旷达的胸襟,豪迈的气度,居功不自傲,可谓难矣!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。”,挫折后仍应壮志凌云,怎能老想着忧郁愁苦的处境而空悲叹呢! 如今的唐诗已经超越了诗文的涵义,它是一种精神,一种追求,是华夏文化的缩影。细读唐诗,它能给予你智慧;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,鞭策你,使你前行。在纷繁的今日,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,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,领略其中的感悟。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