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民县法院五项措施有效改进法院执行工作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8年11月08日 | ||
(一)抓关键,压实责任。聚焦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,不断加强组织领导,逐级夯实责任,形成了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。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。县人大常委会对法院执行工作询问后,县法院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议,进行研究部署,深入动员,进一步统一对“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”及“第三方评估”的思想认识,破除畏难情绪,树立必胜信念。二是把执行工作确定为“一把手”工程。对执行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,分管院长靠上抓。确立例会制度,每周院长亲自调度研究执行工作,对重大案件的执行,主要领导做到亲自把关、亲自指挥。三是建立执行工作检查督办机制。对未结执行案件实行台账式管理,对案件进展情况定期检查、通报;严格执限管理,一旦发生超执限案件,由承办人书面向院党组作出汇报,消极执行的对其启动诫勉谈话程序。 (二)固基础,保障到位。立足以人为本,激活内部潜力,坚决打牢执行攻坚的基础。一是充实执行力量。在抽调部分干警参与执行工作的基础上,从业务庭正式调入3名综合素质高的干警派到执行一线,2018年新录入的5名公务员提前上岗,担任执行局卷宗整理等内勤工作。法警24小时待命,全力以赴执行攻坚。二是加强物质保障。加大执行工作经费投入,配齐执法仪等单兵作战设备,确保充分发挥作用。及时更新公务用车,对驾驶员、车辆等执行资源合理进行调配,优先保障执行办案用车。三是注重统筹兼顾。在立案时强化落实财产保全告知,对符合条件的案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,为后续执行工作开展提速提效。 (三)强措施,狠抓落实。紧盯目标任务,创新工作方法,采取多种措施,加大执行力度,全力开展执行攻坚。一是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。6月8日正式成立执行指挥中心,失信撤销、事项委托、信访申诉、网络拍卖、案件督办等综合管理事项确立专人专办,明确责任到人。制定执行案件流程操作规范,执行指挥中心统一管理执行立案、线上节点流转与线下事务性工作,大大节约了案件流转期限,案件关键节点超期严重这一现象得以根治,6-10月份关键节点超期数为0。二是用足用全强制措施。利用执行信息管理系统等工具,深挖人、财、物线索,对于长期躲避执行、恶意拒执的 “顽固老赖”,穷尽各种执行强制手段,1-10月,冻结账户491个、资金265万,查封车辆110辆、土地22宗,拍卖19件,拘留125人,罚款62人,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00余人次,营造出强大的震慑效应,促使“老赖”履行其法律责任。三是稳步推进执转破、打击拒执罪工作进展。多次组织专题研究讨论,加强与公安、检察部门和上级法院的沟通协调,移送拒执罪、执转破案件各1例。四是全力做好第三方评估迎查准备工作。严格对照评估标准,细化分解各项指标任务,加班加点,逐案检查卷宗,完善和补充相关文件资料,确保零遗漏,为迎检做好充分准备。 (四)聚合力,树立权威。多部门配合,加大打击力度,积极构建弘扬诚信、惩戒失信的联动机制大格局。一是积极开展“打逃废、树诚信”专项行动。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支持,积极响应全县“打逃废、树诚信”专项行动,开展了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专项执行活动。中秋、国庆节日期间,被执行人回家收秋之际,借助公安协助查控人员、扣押车辆的窗口期,全体执行干警放弃休息,连续作战,凌晨出击抓老赖,夜里加班整卷宗,不折不扣落实好县委要求打击一批、执行一批、拘留一批的目标。10月3日,县委殷梅英书记专程到法院慰问执行干警。9月至今,涉金融案件执行立案43件,执行结案62件,追赃挽损1910.22万元,在公安部门协助下查封扣押车辆10辆,拘留拘传人员45人次。二是加强失信惩戒。会同县广播电影电视局、城乡建设局、综合行政执法局签署《“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”合作备忘录》,由法院向上述部门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相关部门收到名单后,对名单上的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职能范围内的信用惩戒。截至目前分两批共移送相关单位采取失信惩戒人员310人次,增强了执行权威。 (五)强震慑,营造氛围。在报刊、网站等发表宣传稿件,运用法院网站、官方微信推送执行信息,并通过室外LED、电视公告等方式曝光失信被执行人。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举措,让全社会深入了解执行、理解执行、积极参与执行,营造震慑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。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